九游体育(NineGame Sports)官方网站-九游智能体育科技

全球航运要“变天”了!又一万亿级赛道“起飞”……-九游体育

新闻动态News Center

九游智能体育科技通过创新和智能制造引领风机行业的发展,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全球航运要“变天”了!又一万亿级赛道“起飞”……

时间: 2025-07-29 点击数:

  全球航运要“变天”了。7月25日,一艘绿白相间的5500HP氨动力港口作业船停靠在码头上,将接受一场里程碑式的绿色“洗礼”。

  当天,来自600多公里外内蒙古赤峰元宝山的绿色氨燃料被加注进这艘氨动力港口作业船。这是全球首单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它是绿氨作为船用燃料的“一小步”,同时也是全球航运业脱碳的“一大步”。

  据悉,这次加注的绿氨来自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在内蒙古赤峰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这也是继今年7月8日,该项目产出的首罐液氨发车后,这家绿色科技巨头的又一市场动作。

全球航运要“变天”了!又一万亿级赛道“起飞”……(图1)

  长期以来,作为碳排放重点行业,航运业的绿色转型刻不容缓。但受长距离运输特性限制,船用燃料低碳清洁化一直以来任重道远。

  氨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替代燃料,可以减少航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显著降低船舶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成为新一代船用燃料的重要选项。

  而如今,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的绿氨,因其全过程零碳属性,正为行业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脱碳解决方案。

  接受加注作业的5500HP氨动力港口作业船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联合大连理工大学共同设计研制。该船已入级中国船级社,并获得“Ammonia Fuel Tug”(氨燃料拖轮)船级符号。

  据了解,船上搭载的自主研发氨气双燃料发动机、氨燃料供给系统、氨燃料储罐及尾气处理装置等核心设备。

  主甲板两侧则精心布置的2个全压式氨燃料罐,能够为主机提供稳定可靠的氨燃料供应,最大氨能替代比例高达91%,大大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有效降低船舶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

  此次绿氨加注不仅标志着中国航运业在绿色低碳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也为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的“中国方案”。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娄益民表示,这次加注不仅是一次燃料补给,更是远景“新石油”点燃全球航运脱碳的“星星之火”,是开启绿色氢氨醇产业光亮未来的第一缕晨光。

  “我们成功地将源自赤峰的绿色动能注入全球航运动脉,这标志着远景引领的绿色燃料应用新纪元正式开启。”娄益民说。

全球航运要“变天”了!又一万亿级赛道“起飞”……(图2)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11日,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全球航运业净零排放法规,草案法规将制定强制性船用燃料标准和温室气体排放定价机制以应对气候变化。

  IMO在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船舶温室气体(GHG)减排框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目标在2050年或前后实现净零排放。全球航运业净零排放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这一减排框架将在今年10月的IMO特别会议上表决,如果顺利通过,减排规定将从2027年3月1日起生效,202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而2027年生效后,将对总吨位超过5000吨的大型远洋船舶强制实施。据悉,这些大型远洋船舶占国际航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5%。

  该航运减排框架包含了船舶新燃料标准和全球排放定价机制两大核心措施,并设置基于温室气体燃料强度GFI的监管体系。根据GFI,将设立直接合规目标(direct compliance target)和基础目标(Base Target)两级监管体系。未完成减排目标的船舶需支付相应的碳排放成本。

  未来,每艘国际航运船舶每年需提交GFI报告,其GFI与直接合规目标和基础目标相比照。减排的基准为2008年GFI参考值93.3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兆焦耳(gCO2e/MJ),到2035年,船舶的直接合规目标为减排43%,基础目标为减排30%。

  对全球航运业来说,这将是一九游体育科技项巨大的挑战。目前,航运船舶依然大量使用传统燃料,从化石燃料转向清洁燃料是IMO减排框架下的大势所趋。

  在替代燃料方面,LNG、绿色甲醇、绿氨最受关注。但LNG依然属于化石燃料,尽管比传统燃料更加清洁,但并非可再生能源,因而减排效果有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到2050年实现航运业脱碳的途径》报告指出,最合适国际航运的可再生燃料是甲醇和氨。相比而言,绿色甲醇和绿氨能够起到更好的减排效果。

  此次绿氨加注的成功,打通了从“绿电制氨—绿色氨运输—燃料加注—船舶运营”的完整价值链。这也是绿氨在船舶动力系统中的全球首次应用,成为全球绿色航运发展的里程碑。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氢能市场产品线总裁郁峰表示:“本次加注验证了绿氨燃料的端到端落地能力,为包括航运在内的难减排行业提供了系统化的零碳路径。”

  全球首单绿色船用氨燃料成功加注背后,是远景用中国新能源系统技术推动全球新繁荣的使命与担当。

  半个月前的7月8日,远景在赤峰投资的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成为全球首个商业化运营的绿色氢氨工程。

  “我希望能够把这样一座全球最大的绿色石油新城比作大庆油田,它有着大庆油田一样的历史意义。”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在致辞中表示,远景正在赤峰建设全球最大的“新石油”基地,用内蒙古戈壁荒漠中生生不竭的风光资源,生产绿色氢氨醇和生物航油,为人类开创“新石油”时代。

全球航运要“变天”了!又一万亿级赛道“起飞”……(图3)

  据悉,远景赤峰项目具备出色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能力,已获得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Plus认证,成为全球首个荣获带温室气体(GHG)指标绿氨Plus证书的项目。其生产的绿氨产品也通过了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可再生氨认证,是全球首个获此认证的绿氨产品,标志着全球绿色氢氨产业迈入商业化生产新阶段,也为绿氨产品打开了国际绿色能源市场。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依托远景首创的零碳产业园模式和绿氢全栈技术能力,借助AI驱动、“随风而动”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实现100%绿电直连,做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九游体育科技的动态耦合。

全球航运要“变天”了!又一万亿级赛道“起飞”……(图4)

  远景能源氢能总工程师张健介绍,该项目采用电解水制氢工艺,由工厂附近的上百台风机与数百兆瓦光伏板供电,经上百台电解槽生产氢气,再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据悉,该项目一期配套143万千瓦风电光伏及680兆瓦时储能系统,工程产能约32万吨。通过采用模块化建设模式,具备快速标准化复制特点。

  传统电力一般都是“源随荷动”,这也构成了工业时代电力系统的基石。但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其被动响应、高成本、低灵活性的缺陷日益突出。

  为实现100%绿电直连,远景就必须解决“源随荷动”的传统电力输送弊端。否则这场会战很难打响“第一枪”,更遑论后续复制发展。

  这套复杂体系的智能心脏就是远景自主研发的EnOS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EnOS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连接数以亿计的太阳能板、风机、储能、用电终端,实现可再生能源系统供需实时动态平衡。

  它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能源指挥家”,能够实时感知并准确预测风电能源的脉动,并以秒级速度进行人工智能运算,提前指挥工厂内部的每一个生产单元完美协同,从而真正实现“荷随源动,源随荷动”。

  截至2024年底,EnOS管理着全球788GW的能源资产,相当于全球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的1/4。

全球航运要“变天”了!又一万亿级赛道“起飞”……(图5)

  此外,“新石油”背后还默默地站着新型电力系统。远景近年来围绕构建“AI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布局,通过对AI的高效应用降低决策难度,全面打通从资源预测、调度执行、发电运维到市场交易的智能化闭环。

  这套独立的稳定系统背后离不开远景自主研发的AI智能大模型。AI技术犹如数字神经系统,穿透了从预测、调度、运维、交易整个端到端的链条。正是有了从端到端,从风到氨的一体化技术组合拳,远景才能在绿色氢氨生产过程中真正实现“随风而动”,真正做到柔性制氢。

  在赤峰,远景为全球绿氢绿氨提交了“远景答案”。如今,这张答题卡将从大连走向全球,成为“中国方案”又一样本。